本届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为“助力新质生产力 共赴高质量发展”。在“新国九条”得引领下,资本市场已成为企业融资和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平台,而新质生产力则是经济向高质量、高效、公平、可持续和安全发展的核心动力。本届活动,窦玉明、王凡、齐斌、王一平等资管行业大佬;刘煜辉等顶流经济学家;郭磊、刘晨明等卖方研究大佬;梁杏、王群航、李文良等投研大咖莅临现场,百位重磅嘉宾齐聚,共同见证行业荣誉,共议未来投资风向,思辨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
柴洁 本报记者 | 潘晓娟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6.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5万家,这些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2024“小企业大梦想”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经济师许科敏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新的机遇,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其融资现状受到各界关注。与会嘉宾表示,金融机构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推动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倾斜,发挥了生力军和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在数字科技的促进下,金融贷款的比例在增加,动产融资的比重也开始增加,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情况不断改善。民营中小企业是重要的生力军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热词。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许科敏指出,在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互为主体,民营企业中九成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中九成以上是民营企业。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为244家。在全国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2万家“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5%。 以前,经常用“五六七八九”来形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六六七八九”,即贡献了6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和90%的企业数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新的机遇。”许科敏说,我国已经明确八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协同推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双轮驱动创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局面,大幅提升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的效果,已经孕育出一批高成长的“四新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排头兵,分布在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关键细分领域,是补链、固链、强链的生力军,逐步成为我国构建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许科敏说,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正在发力。 全国工商联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庄聪生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民营中小企业是重要的生力军。一方面,对于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一定要及早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 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民营中小企业大部分在产业的底端,多数是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的企业。”庄聪生分析认为,轻工、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传统产业经过改造升级之后能够孕育新产业(300832),形成新质生产力。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情况改善 金融活水正在加速流向民营中小企业。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情况不断改善,在数字科技的促进下,金融贷款的比例在增加,动产融资的比重也开始增加。我国普惠金融已发展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杠杆炒股指软件,覆盖率和可得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成本逐步下降。 许科敏表示,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近期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估值有所恢复,4月份,民营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9.06万亿元,较上期增加了2499亿元,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整体估值略有提升。百度搜索指数显示,4月份信贷业务+小微金融指数为226.0点,较上期增长了17.0点,表明金融市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趋势向好,释放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在缓解的积极信号。 发展向好的背后,是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加速落地。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表示,金融机构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发挥了生力军和催化剂的作用,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初见成效。据统计,截至到3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7%、20%和18%,明显高于各项贷款的增速。金融机构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 周更强指出,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每一篇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了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金融体系。下一步,金融机构还要继续努力,落地落细“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金融机构要通过科技创新、金融模式和手段,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把更多的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的中小微企业,塑造产业链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在推动支撑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同时,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重塑现代金融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升级提供稳健的金融保障,也为整个社会产业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提供强劲动能。 中国工商银行平台金融发展中心总经理温津伟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讲,生产、经营、流通、管理、服务环节都可能会派生金融需求。数字平台可以识别场景,通过企业的业务经营、交易行为获知企业贷款需求,银行从而更有效地发放贷款。他分析说,未来信贷供需模式可能会由传统的资金借贷向可信交易链、可信行为链转变,基于场景进行精准的客群和产品服务也将成为未来几年发展的重要趋势。 许科敏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利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提供快速便捷的信用评估和融资服务,降低贷款的门槛和利率。 “我们还要打造高标准的营商环境,支持风投、创投、天使投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实行高水平的制度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说。